一名80岁阿公,因肚子不舒服求医,医师建议到大医院做大肠镜检查,但疫情期间不愿意到院检查,直到1年后出现吃不下、下肢水肿才检查出大肠有颗4~5公分的肿瘤,且癌细胞已肝转移,确诊为大肠癌第四期。
基隆长庚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治医师游彦麟指出,大肠癌为国人癌症发生率之首,根据109年国人癌症登记资料统计,发生率为每十万人口约40~41人,而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约12~13人,五年存活率不分期别约56~57%。
「政府推动四癌筛检资源,建议民众善用!若有肠胃不适症状,切勿掉以轻心,及早求助专科医师」。游彦麟医师诊间观察发现,大多数「有症状」的大肠癌病患确诊时已多是三期以上,而第四期占整体大肠癌的20%,大幅增加治疗困难度。其实「肠道如同水管,一旦肿瘤阻塞或肠道出血,就容易吃不下、排便不顺,甚至深暗色血便」,长期下来也会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甚至影响免疫功能,建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游彦麟医师表示,国人原位大肠癌五年存活率将近100%,第一期约95%、第二期80%、第三期还有65%,到了第四期只剩20%;近8成大肠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除了切除肠道、肿瘤同时进行周边淋巴廓清手术。第四期大肠直肠癌因合併远端转移,常见部位为肝、肺、腹膜,治疗较为棘手,需要多科团队整合治疗,包括了血液肿瘤科、一般外科、胸腔外科、影像诊断科等;若是无法手术者优先採取全身性治疗(化疗、标靶及免疫治疗),如果腹膜内转移则可评估进行腹腔内肿瘤减积手术及术中温热疗法,可大大提高活存率。
大肠癌手术可分为传统手术及微创手术,游彦麟医师说明,该院约8~9成大肠癌病患使用微创手术,如腹腔镜或达文西辅助系统。以微创腹腔镜手术为例,只需在腹部打4个小洞,其中最大仅3~5公分,优点是伤口小、疼痛少、复原快;但须搭配其他自费医材:如3D腹腔镜影视系统、生物组织凝集仪、无线超音波刀的使用。可让手术的视野更加清晰、大幅减少术中的出血状况、进而达成更佳的手术安全品质。若是第四期患者有其他器官转移或是腹膜内多处转移,则建议合併其他外科进行多阶段手术治疗或是腹腔减积手术合併温热疗法。「大肠癌有较高机率发生转移或复发,病患需配合医师定期追蹤」。
游彦麟医师提到,罹患大肠癌的原因众多,例如:老化、发炎性肠道疾病及大肠癌家族病史等,或是遗传疾病,如家族性大肠息肉症、遗传性非息肉大肠直肠癌。另外,不运动、少蔬果、高脂肪饮食、爱吃加工肉或组合肉、菸酒恶习等不良生活型态,以及罹患肥胖、糖尿病,都会提高罹患大肠癌的机率。
「有大肠癌家族史,要提早做大肠镜检查。」游彦麟医师指出,一等亲有大肠癌家族史、二等亲有2人以上罹患大肠癌,罹患大肠癌机率会增加1倍以上,建议有家族史者应于40岁后就开始定期接受大肠镜检查,可找出早期大肠癌,目前国健署提供50~74岁每两年一次粪便潜血检查,若「潜血阳性」应进一步做大肠镜检查。
一点粪便就能揪早期大肠癌 医吁:无特殊病史更要做
台湾大肠癌发生率世界第一 医示警:2023病患恐如海啸来袭
资料来源:健康医疗网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039喜欢本文请按讚并分享给好友!更多健康资讯:健康医疗网https:/乐橙游戏/www.healthnews.com.tw